碳酸钙实验室
友情链接
421文章
152论文
20奖项

文章内容

/首页 /内容页

贺州学院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作者:  2017/03/15   点击:[]

 

贺 州 学 院 文 件  

 

 

 

校教〔201331  

 

 

 

关于印发贺州学院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通知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  

《贺州学院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经校领导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贺州学院  

201373

 

 

 

 

 

贺州学院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建设,规范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特制定理本科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课程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一、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意义  

(一)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以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为基础,以各门课程、各主要环节的教学质量为支撑,构成了各学科专业的整体质量。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目的在于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质量标准是检查和规范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三)教学质量标准是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的客观标准。  

(四)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检查和指导的重要依据。  

二、主要教学环节  

(一)课堂教学:是各学科专业、各门课程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主要形式;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实验、培训学生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数据资料处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塑造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三)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锻炼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社会实践:是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应用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项目设计、社会调查、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六)课程考核:是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理论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一)课堂教学  

1.教学准备  

1科学选用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区优秀教材等。  

2教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①了解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了解所授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教学大纲要求。  

②根据教学大纲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制作课件。  

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等。  

④了解所授课程的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教学安排,处理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⑤了解所授课程的知识更新现状,及时补充、修改教案。  

⑥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手段和方法。  

⑦准备所需的教具。  

3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填写完整,课时及内容安排科学、合理,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执行。  

2.授课  

1)教学态度  

①爱岗敬业,责任感强,治学严谨,从严执教,依法执教。  

②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和尊重学生。  

③自觉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不随意停课、调课。因病、因事请假或出差,需填写《贺州学院调课通知单》,经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签字后,报送教务处备案。每学期每门课时50学时以内的总调课不超过两次,50学时以上的总调课不超过三次,超过的需学校分管领导签字审批。  

④衣冠整洁得体,仪表举止、言论符合师德规范。  

⑤上课时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2)教学内容  

①重点突出,难度、深度适中。  

②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③概念准确、清晰,观点正确,逻辑结构合理。  

④教学内容充实,信息量适度,反映学科前沿动态,注重教学内容更新。  

⑤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  

①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学。  

②导入新课自然、贴切,目的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授课目标明确,有完整的过程设计,教学步骤紧凑,张弛得当,时间分配合理。  

④能有效组织师生双边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4)教学方法  

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体验式”、“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根据课程需要合理采用多媒体授课。  

③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5)教学技能  

①教学所用语言为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课程讲授表述清楚,条理性强。  

②板书工整、有序,文字书写规范,层次清晰。  

③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有序,教学氛围浓,师生互动好。  

6)教书育人  

①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心学生成长,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②严格执行课堂考勤纪律,注重良好学风的培养,课堂秩序良好。  

7)教学效果  

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②师生反映良好。  

3.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包括学生作业的批改与反馈;回答学生的提问;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指导学生对所修课程进行小结和总结;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  

2根据教学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开展答疑,可采取课堂集中答疑或网上答疑的方式,每两周最少辅导答疑一次。  

3与学生有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辅导模式,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便捷的服务。  

4辅导答疑认真负责,兼顾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  

4.作业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合理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应当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中、难度适当,避免简单重复。理工科类专业课作业次数每学期不少于6次,文管类专业课作业次数每学期不少于4次。  

2专业课学生作业全数批改。对作业量多的基础课每班至少批改1/2的作业量。  

3教师批改作业必须及时、认真、细致,对每次作业适时进行讲评,对思路新颖、见解独到的作业要充分予以肯定和介绍,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要及时公开点评并督促纠正。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马虎应付作业的学生有责任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  

4教师应当分析作业效果,查找教学中的弱、差、漏、缺等问题,采取适当方式及时补救。  

5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及时予以登记,且记载清晰规范。平时成绩在期评总成绩中占30% - 40%的比例。  

(二)实验教学  

1.教学文件与计划  

1独立设课的实验必须有二级学院审核通过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且必须在新学期开课前一周将实验指导书发到学生手中。  

2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60%  

3实验教师必须于开课前一周写出课程实验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并送各实验中心主任审核后执行,二级学院、实验中心各存一份,报送教务处备案一份。  

2.实验教学准备  

1)教案齐全,清晰,翔实,具有可操作性。  

2)首开实验,特别是有危险的实验项目必须预做,预做在实验室人员协助下由授课教师进行,预做中按照对学生的实验要求测定实验数据。  

3)实验员应当协助主讲教师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验班级的分组安排,实验材料及用品配备,实验程序加载,软件试运行,机器设备安全运行检查等,并有安全措施。与化学等有害物品接触的实验,实验员与主讲教师必须穿着实验服。  

4)实验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除必须由多人协作完成的实验外,要达到1人一组),并提前告知学生。  

3.实验教学过程  

1)实验要求  

①严格实施学生实验预习检查制度,对学生预习作业要认真查阅,并有相应的记录。  

②实验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的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如需增减实验项目及学时,须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如需改变实验内容与要求,由主讲教师提出,经实验中心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③实验前,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须首先向学生宣讲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其次让学生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爱护所用仪器设备,讲解清楚实验目的、有关内容及操作注意事项。  

④实验内容完整、充实,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  

⑤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解释实验现象。对学生实验过程遇到的疑问要耐心讲解和指导。  

⑥对初次指导实验的青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进行试教、试做,经实验中心主任或有关专业教师认可后方可指导实验。对新开设的实验则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试做成功后才能开出。  

2)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演示与学生手动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训练。  

3)课堂管理  

①维护好仪器设备。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应协助实验管理人员排除仪器故障。保障人身安全。做好数据的检查,在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上签字。  

②实验结束后,按照要求认真整理好试验场地和实验台,经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发现有损坏仪器或私拿公物者,应追究责任。凡属违章操作或因其他主观原因损坏仪器设备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赔偿。  

4)教学效果  

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技能,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辅导答疑  

1)根据学生实验情况,适时进行辅导答疑。  

2)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学生能随时向教师提问题,教师也能及时答复。  

3)辅导答疑时主动热情,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5.实验报告  

1)每次教学实验后,均布置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均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2)实验报告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漏,符合规范要求,批改率为100%  

3)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入,且记载清晰规范。  

6.实验考核  

1)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试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广,难度适中,试卷AB两套均有评分标准。  

2)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配套,有具体的操作要求,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操作步骤应有具体的评分标准。  

3)独立设课的实验课是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不能免修,其成绩记入学生成绩表,成绩不及格必须补做。非独立设课的实验课成绩与其理论课成绩综合为该门课的总成绩,实验课成绩所占比例根据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情况,按10%-30%比例计算。  

7.成绩评定与分析  

批改认真、规范,操作考试每个步骤均有小分。成绩分析全面、科学、合理。  

8.成绩记载  

成绩记载规范、准确,且有任课教师本人签名。试卷保存完好。  

(三)教学实习  

1.实习准备  

1)教学实习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含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实行学校、二级学院管理,学校负责实习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各二级学院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编写实习大纲,制定实习指导书(包括:实习目的、形式,实习内容,实习注意事项等)。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管理办法制定翔实的教学实习方案,方案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可行。实习方案在实习前一个月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3)建设有专业对口、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的实习基地,二级学院各专业至少建有1个固定实习基地,满足实习的需要。  

4)各二级学院在实习前组织实习总动员,指导教师明确指导职责,学生明确实习任务、目标、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  

2.实习方式  

1)集中实习:集中实习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在指定的实验基地、实习场所或区域进行的实习。  

2)分散实习:分散实习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按照双方协定要求,在接受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下进行的实习。  

3.实习过程  

1)教师指导  

①安排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对学生实习前的工作进行认真指导。  

②各二级学院选派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作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约120左右。  

③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习活动,要关心实习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加强指导,严格要求,指导和帮助每一位实习学生制定出符合实习要求的实习计划,帮助学生根据职业道德要求安全地开展实习工作及相关活动,并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④驻外指导学生实习的教师,要坚守岗位,负责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管理,妥善处理与实习单位的各种关系。驻外指导期间与实习生同吃同住同活动,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也不得擅自放假,不越权准假。  

⑤实习指导教师主动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指派的指导教师联系,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认真指导。对分散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要采用通信、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实习点的实习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困难。  

⑥实习结束后要做好考核、成绩评定和总结工作,召开实习总结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实习指导教师的实习总结交各二级学院存档,二级学院实习总结交教务处存档。  

2)学生实习  

①实习方案  

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和带队教师指导下制定符合实习要求的个人实习方案。个人实习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②实习纪律  

尊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严格按照实习方案开展实习工作。遵守相关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严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擅离实习岗位。  

③实习实施  

A.师范生毕业实习  

课堂教学: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规范,并得到指导教师及原任课老师的认可;试教符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讲课有条理,重点和难点清晰;教学方法得当,富有启发性;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认真进行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正确、及时,实现教学目标。  

班主任工作:认真制定班主任实习计划,并得到原班主任认可;熟悉实习班级情况,把握班级特点;积极配合原班主任工作;在原班主任指导下至少独立组织进行一次班集体活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积极开展个别教育工作;能够根据素质教育原则开展班级教育活动。  

教育调查: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广泛收集相关调查材料,撰写观点清晰正确、材料翔实的调查报告。  

B.非师范类毕业实习(包括非师范类的其他实习)以下简称专业实习  

学生应认真撰写专业实习手册中的各项内容,记录实习内容和体会;对组织的教学参观、专题报告要做好记录,并加以整理;实习结束后须填写专业实习手册,要求数据完整正确,图样清晰,系统性强,书写工整规范,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  

4.成绩评定  

1)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和严格的评定程序,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综合反映教学实习质量。  

2)成绩评定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充分结合个人、实习小组、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意见。  

5.实习总结  

1)实习生个人总结。实习结束时,实习生认真进行自我小结,并在实习小组中进行交流。实习手册和实习鉴定表应按要求填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各二级学院。  

2实习指导教师总结。实习指导教师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对实习指导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交所在各二级学院存档。  

3)二级学院实习工作总结。各二级学院召开实习指导教师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写出二级学院实习工作总结。并在实习工作结束两周内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各二级学院的实习工作总结形成学校实习工作总结。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社会实践除了调查研究,还应注重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1.组织和安排  

每个本科生在学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为8周,每年均开展两周。其中,每个学生应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第四学年的实践内容原则上要求以毕业生就业见习为主。社会实践工作由学校团委负责,各二级学院给予支持和配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指导  

1)指导教师资格  

各二级学院应选派工作态度认真,专业知识丰富,熟悉教学情况的教师担任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职责  

①根据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②确定选题,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社会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③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④针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成绩评定  

1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社会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本科生不少于3000字。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未提交反映社会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社会实践报告抄袭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数,并且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重新安排其社会实践直至成绩合格为止。  

2)成绩评定采用两级制,即合格和不合格。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水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由指导教师据实评出后由二级学院审查,最终确定成绩交学校团委汇总审核备案,最后由学校团委将获得该学分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总结与检验;是对学生本科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  

1.管理文件  

1)各专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符合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有专业特色。  

2)有科学严谨的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合理,易于操作;任务目标明确,验证严密,所规定的工作量适当,填写规范,认真;计划周密可行。  

2.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学校分管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学生独立完成的方法进行。教务处是学校主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2)工作条件  

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场地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管理规范,故障率低;文献资料充足,借阅方便,针对性强。  

3)工作职责  

①教务处职责:研究、制定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文件;汇总全校毕业论文(设计)有关数据、材料;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组织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编印《贺州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  

②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成立由专家、教授及教师组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制定具体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报教务处备案;组织审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资格及选题,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评阅和答辩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确定专业答辩小组成员及秘书,组织答辩工作,对专业答辩小组初评为优秀和不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范管理,对各阶段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审定本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本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指导教师,并向学校推荐;负责汇总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并装订保存;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上报学校。  

③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职责:各二级学院要成立由本学院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及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方向,分别组成答辩小组,由答辩小组实施学生论文的答辩工作。答辩小组由3-5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一人为答辩主持人。小组成员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组长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如某专业方面无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组长可由具有硕士学位的讲师担任)。答辩小组另设秘书一名;制定答辩程序和纪律等方面的规定,审定学生答辩资格,落实答辩场地、人员,安排答辩时间日程;指导答辩小组的工作,协调答辩中的有关问题;综合平衡各档次成绩比例。  

④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  

资格:  

A.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B.具有本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学术水平。  

C.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在指挥力量不足的专业方面,教研室可以选择部分助教协助指导教师做指导工作,但须经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对其学术水平进行测评、把关。  

D.学生配备的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E.如有学生确因专业特点及选题类型而需要在校外有关单位做毕业论文(设计)的,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二级学院严格审核批准后,由二级学院聘请合作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其指导教师,同时应由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负责、掌握论文(设计)要求、进度,协调有关问题。采用该种合作指导方式时,合作指导的校外教师及学生名单要报教务处备案。  

F.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一般不超过8个。  

J.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不得担任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设计)的评阅教师。  

职责:  

A.指导学生学习《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拟订指导计划,向学生下达《贺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以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意义、具体任务和要求。  

B.掌握与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C.指导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工作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D.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所指导的学生交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E.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杜绝抄袭和剽窃现象。  

F.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要根据学生的研究能力、工作态度、论文(设计)的质量等写出的评语并给出恰当的评分。  

J.认真填写《选题审核表》、《任务书》、《指导记录表》和《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加强与学生、与所在教研室和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的联系,及时反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H.协助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指导学生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做好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推荐工作。  

3.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  

1)选题  

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②要求有独立性,近三年选题或内容的重复率小于10%  

③选题时要尽可能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及实验室建设等实际问题。各专业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  

④选题要有一定理论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或应用推广价值。  

⑤选题与学生的比例为1:1,即一人一题(可以在同一大课题下,分别做不同的子课题。  

⑥选题来源可以是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也可是与本学科、专业内容密切相关,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符合教学要求的自拟选题;或是结合实验室建设的实验装置、设备、仪器的设计、工艺改进的选题以及因材施教、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的创新选题;专题论述等。  

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确定程序:指导教师填写《选题审核表》,教研室审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研究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2)开题报告  

①各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工作,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具体指导。  

②开题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有关选题研究的动态;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选题的特殊及创新点;主要参考文献;论文写作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③开题报告完成后,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内容、研究方法、步骤及进度等问题写出评议意见,给出“通过”、“完善后通过”或“未通过”的审查意见。由指导教师反馈给学生本人。未通过审查的开题报告,应及时通知学生修改后重新审查。  

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①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包括:封面,题目,独创性声明,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②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分为理论研究类、实验研究类、工程技术研究类、工程设计类、艺术设计类、计算机软件类等六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专业要求,查阅科技文献资料,独立分析和归纳资料,了解学术研究方向,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正确理解和阐述课题研究意义。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撰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的毕业论文(设计)。各类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一般在5篇(部)以上。  

理论研究类: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有严谨的论证,有充足可靠的论据支撑,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文科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少于6000字,理工科毕业论文不少于5000字,艺术类毕业论文不少于3000字,体育类毕业论文不少于4000字,外语类毕业论文不少于5000个单词,对有创新理论的研究可不受字数的要求限制。  

实验研究类:实验研究类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以支撑论点的实验数据,正确掌握测量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正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要有探索性。  

工程技术研究类:要求有一定量的工程绘图,其中含有手工绘图,要求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  

工程设计类: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和归纳资料、拟定设计方案,正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设计中分析、计算方法,独立、有创新性地完成设计工作;正确运用工程制图方法,按照制图标准与设计规范,按期独立绘制完成规定数量的图纸,并按照设计要求编写出详细、具体的设计说明书或操作使用说明书。有一定的工程绘图量,并使用计算机完成一些设计计算。  

艺术类:艺术类毕业设计说明书文字不少于2500字。  

计算机软件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一般源程序行数不少于2000条,并提交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测试报告,要写出5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或论文。  

格式要求  

各二级学院可在不与本管理规定相抵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具体详细的规范要求。同一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必须保持一致。其中体育学院的学生论文可按照文、理类的不同写作格式要求来统一。各二级学院自行制定的撰写规范和格式需报教务处备案。  

4)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教务处指导,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  

②所有符合答辩条件的本科生应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  

③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教师担任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主提问人。  

④答辩委员会综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意见,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确定答辩学生名单,安排答辩日程。获得答辩资格的学生应在答辩前10天将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一式5份送所在二级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  

⑤答辩委员会应在答辩工作开始前一周将答辩的时间、地点及参加答辩的人数通知各答辩小组。  

⑥答辩委员会最迟在答辩前7日公布参加答辩学生名单。  

⑦答辩流程原则上为:学生介绍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学生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予以讲评。  

⑧答辩主要是考核学生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与论文(设计)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论文基本构思及分析论证的掌握程度。各答辩小组成员对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应当仔细研读,答辩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提问:A.与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本身有关的各种问题;B.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C.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生产实践或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提问时应避免所提问题过于集中,或过偏、过深。  

答辩应有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成员要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并给出评语和答辩成绩;对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进行第二次答辩。答辩由各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由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  

其他问题  

答辩前,答辩小组应在内容、格式等方面按照要求认真、全面地审核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发现有不符合要求者,向二级学院提出取消其答辩资格的建议;答辩过程中,指导教师只能旁听,不允许代替学生回答问题、解释问题或以其它形式参与答辩;答辩过程中,不允许教师之间对不同观点进行争论;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公布后,学生、指导教师或其它相关人员对成绩有异议,可提出申请,经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另行组织答辩,但答辩组成员需增加2-4人。  

5)成绩评定  

①严格掌握评分标准,能够体现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成绩评定客观,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论文优秀率一般不超过论文总数的15%,各二级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订本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标准”报教务处备案。  

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一按百分制分数评定。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在评审毕业论文(设计)时,可参照以下五个档次给定分数,即优秀(90-100)、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初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部分的评分分别按40%30%30%比例算出。  

③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由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④没有参加答辩者,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请人代写者均可视为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  

6)总结与归档  

二级学院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与归档工作,每届毕业论文答辩后进行质量分析,全面、认真、及时地进行总结。毕业论文的档案资料汇总按学生个人资料、二级学院汇总资料和报送教务处资料三部分进行分类整理、归档。要求材料齐全,存档及时,档案规范。  

(六) 课程考核的质量标准  

1.课程考核范围及资格审查  

1)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所有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2)课程考核前,任课教师及各二级学院必须按相关规定审查学生的考核资格。  

2.课程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应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方式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2考试课程的考核原则上采用笔试闭卷方式进行,也可采用笔试开卷、口试、撰写论文、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查课程的考核可采用随堂考核,并结合平时上课、作业(实验、上机、设计)、讨论、阶段测验、撰写论文等情况综合评定。  

3学校鼓励教师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若需对考试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由任课教师报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考核结束后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交开课学院和教务处  

4)任课教师应将课程考核方式在上第一节课时告知学生。  

3.试卷编制要求  

1)凡我校各类课程考核的命题,如已建有题库的,可以在题库中抽题组卷(AB卷);已建有卷库的,直接从卷库中抽卷。没有建题、卷库的课程应按规范完成AB两卷作为考试用卷,AB两卷的题型、题量和难度应基本一致,重复率不能超过20%  

2试题拟定后,须制订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参考答案科学无误,评分标准合理公允,可操作性强,对答题的每个环节和要点应分别给出评分要求。  

3试题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适应。注重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一般分为三类:基础题占60%-70%,综合题占30%-20%,研究创新题占10%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对上述比例做适当调整。  

4试题应以指定教材为主、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为辅,覆盖面要广,保证必要的效度。  

5试题难易程度适当,力求使试卷有良好的区分度,能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6)根据课程特点设计题型,题型结构科学,题量适当。考试科目文科不得少于5种题型,理工科不得少于4种题型,考查科目采用非论文形式的,不得少于3种题型。  

7试题题意应清晰明确,文字应准确简练,没有逻辑错误、语法错误和文字错误试题叙述应避免学术上尚存争议的问题,避免出怪题、偏题。  

8同一份试卷中的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不应相互牵连或前后提示。  

9开卷考核的命题应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出发点,不可让学生直接从教材、参考资料、笔记中抄得现成答案。  

10)口试考核的命题应体现口试的特点,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根据修读课程的学生人数准备足够的试题套数。考试结束后,应将学生口试记录或录音作为答卷交课程所在二级学院保存。采用论文形式考核的课程,要准备足够的论文题目,批改要写有评语。  

11)试卷要按照学校标准模板统一印制,字迹清楚,符合规范,图表清楚。  

12试卷编制完成后,应由教研室主任对试卷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程度、题量、区分度、难度、题型、分值分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等进行审核,报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审批。  

13凡教学时数、教学进度相同并使用同一教材、教学大纲的课程,应由统一组织命题,采用同一份试卷  

4.试卷评阅  

1)试卷评阅工作由开课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评卷工作应尽可能采取集中评阅,有条件的宜采取流水阅卷。  

2严格执行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做到准确、公正、科学。  

3参加阅卷评分的教师在正式评卷前应进行试评,使每个阅卷教师能够恰当、熟练地掌握评分标准。  

4阅卷评分工作必须对每一个考生负责,做到客观公正,杜绝误评、错评和随意扣分、加分、送分等现象。  

5)所有试卷的评阅均要求有正评和复查。  

5.成绩评定与分析  

1)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70%。某些特殊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可适当进行调整,但须报教务处审核后方能执行。  

2)课程学期考核结束后,教师应当立即进行成绩复核和网上登录。学生成绩一经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3任课教师在阅卷、成绩评定完成后要对本门课程考核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今后教学中值得加强或改进的意见。  

6.试卷归档  

1)评阅后的试卷及相关考核材料,由开课学院登记,按学校相关要求装订成册并整理归档。  

2)试卷按课程分学期、专业、班级进行保存。  

 

上一条:贺州学院档案管理办法 下一条:贺州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关闭